此条目翻译品质不佳。 |
鿭(拼音:nǐ,注音:ㄋ丨ˇ,粤拼:nei5,音同“你”;英语:Nihonium),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化学元素,其化学符号为Nh,原子序数为113。鿭是一种放射性极强的超重元素及锕系后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半衰期都很短,非常不稳定,其最长寿的已知同位素是鿭-286,半衰期约10秒。在元素周期表中,鿭位于p区,是第7周期、第13族(硼族)的成员。
2003年,由俄罗斯与美国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在俄罗斯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 JINR)首次探测到113号元素;2004年日本埼玉县和光市的理化学研究所(理研)科学家团队也有同样发现。随后几年包含美国、德国、瑞典和中国工作的独立科学家团队,以及俄罗斯和日本的团队都认为他们是最初的发现者。2015年,IUPAC / IUPAP联合工作组确认了该元素,并将该元素的发现和命名权分配给理研,因为他们判断理研已经证明其比JINR团队更早观察到113元素。理研团队在2016年提出了nihonium的名称,并于同年获得批准,而这个名字源自“日本”的日语读音(nihon)。
超重元素[a]的原子核是在两个不同大小的原子核[b]的聚变中产生的。粗略地说,两个原子核的质量之差越大,两者发生反应的可能性就越大。[10]由较重原子核组成的物质会作为靶子,被较轻原子核的粒子束轰击。两个原子核只能在距离足够近的时候,才能聚变成一个原子核。原子核(全部都有正电荷)会因为静电排斥而相互排斥,所以只有两个原子核的距离足够短时,强核力才能克服这个排斥力并发生聚变。粒子束因此被粒子加速器大大加速,以使这种排斥力与粒子束的速度相比变得微不足道。[11]不过,只是靠得足够近不足以使两个原子核聚变:当两个原子核逼近彼此时,它们通常会在一起约10−20秒后裂变(产物不需要和反应物相同),而非形成单独的原子核。[11][12]如果聚变发生了,两个原子核产生的一个原子核会处于激发态[13],被称为复合原子核,非常不稳定。[11]为了达到更稳定的状态,这个暂时存在的原子核可能会直接核裂变,[14]或是放出一些带走激发能量的中子。如果这些激发能量不足以使中子被放出,复合原子核就会放出γ射线。这个过程会在原子核碰撞后的10−16秒发生,并创造出更稳定的原子核。[14]联合工作团队(JWP)定义,化学元素的原子核只有10−14秒内不进行放射性衰变,才能被识别出来,这个值大约是原子核得到它的外层电子,显示其化学性质所需的时间。[15][c]
粒子束穿过目标后,会到达下一个腔室——分离室。如果反应产生了新的原子核,它就会被这个粒子束携带。[17]在分离室中,新产生的原子核会从其它核素(原本的粒子束和其它反应产物)中分离,[d]并转移到半导体探测器中,在这里停止原子核。这时标记撞击探测器的确切位置、能量和到达时间。[17]这个转移需要10−6秒的时间,意即这个原子核需要存活这么长的时间才能被检测到。[20]衰变被记录后,这个原子核被再次记录,并测量位置、衰变能量和衰变时间。[17]
原子核的稳定性源自于强核力,但强核力的作用距离很短,随着原子核越来越大,强核力对最外层的核子(质子和中子)的影响减弱。同时,原子核会被质子之间,范围不受限制的静电排斥力撕裂。[21]超重元素[22]的主要衰变方式——α衰变和自发裂变都是这种排斥引起的。[e]α衰变由发射出去的α粒子记录,在实际衰变之前很容易确定衰变产物。如果这样的衰变或一系列连续衰变产生了一个已知的原子核,则可以很容易地确定反应的原始产物。[f](衰变链中的所有衰变都必须在同一个地方发生。)[17] 已知的原子核可以通过它经历的衰变的特定特征来识别,例如衰变能量(或更具体地说,发射粒子的动能)。[g]然而,自发裂变会产生各种分裂产物,因此无法从其分裂产物确定原始核素。[h]
尝试合成超重元素的物理学家可以获得的信息是探测器收集到的信息:粒子到达探测器的位置、能量和时间,以及粒子衰变的信息。物理学家分析这些数据并试图得出结论,确认它确实是由新元素引起的,而非由不同的核素引起的。如果提供的数据不足以得出创造出来的核素确实是新元素的结论,并且对观察到的影响没有其他解释,就可能在解释数据时出现错误。[i]
理研小组在2005年4月2日又合成了一个鿭原子,衰变数据与第一次的不同,但这可能是因为产生了稳定的同核异构体。
美俄合作小组对衰变产物268Db进行化学实验,进一步证实了鿭的发现。鿭的α衰变链半衰期与实验数据相符。[37]
杜布纳小组的Dmitriev和理研小组的森田浩介分别对命名Uut进行了提议。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及国际纯粹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的联合工作小组将决定哪一方有权进行命名。2011年,IUPAC审核了两方曾进行的实验,认为实验并未符合“发现元素”的标准。[40]
2015年12月31日,理研取得本元素的命名权,并被IUPAC认为Uut符合“发现元素”标准,这也是首次由亚洲国家取得新元素命名权。本元素原本被预计命名为Japonium[41],符号Jp,跟日本的缩写一样,但此命名未被使用,这是因为这个名称会涉及Jap,一个贬低日本人的词语,所以日本人拒绝使用此名称。
以下为曾经提议使用的名称:
此外,日本化学家小川正孝曾于1908年宣布发现了第43号元素,并将其命名为“Nipponium”(Np),以纪念其本国日本(Nippon)。然而,后来的分析则指出,他所发现的是和43号元素同族的75号元素(即铼),而43号元素锝则在1936年被人工合成出。[47]
此元素刚开始被译为鈤,因为此元素的命名来源自日本的国家名称,但是因为此名称违反以西方读音作为元素中文名称的习惯,因此并没有被采用,而由于铌这名称已经给了41号元素,所以有人提议以第二个音节来命名,命名为𬭎(类似钪元素的情况),但是由于中文名称大多数都使用第一个音节,所以这个提议也没有被采用。2017年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化学、物理学、语言学界专家召开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中文定名会,通过了将此元素命名为“鿭”(读音同“你”)的方案。[48][49]
目前已知的鿭同位素共有6个,质量数分别为278和282-286,全部都具有极高的放射性,半衰期极短,非常不稳定,且较重的同位素大多比较轻的同位素来的稳定,因为它们更接近稳定岛的中心,其中最长寿的同位素为鿭-286,半衰期约8秒,也是目前发现最重的鿭同位素。其他半衰期超过一秒的同位素有鿭-285和未经证实的鿭-287及鿭-290。目前发现的鿭同位素都会发生α衰变形成𬬭的同位素[52],但有迹象表明鿭-284也能通过电子捕获衰变成鿔-284。[53]
下表列出各种可用以产生113号元素的目标、发射体组合。
目标 | 发射体 | CN | 结果 |
---|---|---|---|
208Pb | 71Ga | 279Nh | 尚未尝试 |
209Bi | 70Zn | 279Nh | 反应成功 |
232Th | 51V | 283Nh | 尚未尝试 |
238U | 45Sc | 283Nh | 尚未尝试 |
237Np | 48Ca | 285Nh | 反应成功 |
244Pu | 41K | 285Nh | 尚未尝试 |
243Am | 40Ar | 283Nh | 尚未尝试 |
248Cm | 37Cl | 285Nh | 尚未尝试 |
249Bk | 36S | 285Nh | 尚未尝试 |
249Cf | 31P | 280Nh | 尚未尝试 |
德国重离子研究所小组在1998年首次尝试合成鿭,使用了以上的冷聚变反应。在两次实验中,他们均没有发现任何原子,计算出的截面为900 fb。[54]他们在2003年重复进行实验,并将截面下降至400 fb。[54]2003年末,日本理研小组利用充气反冲核分离器进行了以上反应,截面达到140 fb。2003年12月至2004年8月,他们进行了长度为8个月的离子辐射,并把敏感度提高到51 fb。这时他们探测到一个278Nh原子。[36]在2005年,他们几次重复实验,并再发现一个原子。经过计算,两个原子的截面为有记录以来最低的31 fb。2006年重复的实验并未发现更多的原子,因此目前的产量值只有23 fb。
2006年6月,美俄合作小组通过237Np和48Ca间的热聚变反应直接合成了鿭。实验发现了两个282Nh原子,截面为900 fb。[55]
下表列出直接合成鿭的核聚变反应的截面和激发能量。粗体数据代表从激发函数算出的最大值。+代表观测到的出口通道。
发射体 | 目标 | CN | 1n | 2n | 3n |
---|---|---|---|---|---|
70Zn | 209Bi | 279Nh | 23 fb |
下表列出各种目标-发射体组合,并给出最高的预计产量。
DNS = 双核系统; σ = 截面
Japanese scientists who discovered the atomic element 113 plan to name it "Nihonium," sources close to the matter said Wednesday.